市场销售咨询

027-82302765

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客户关爱 >>造口百科 >>造口百科 >> 回肠造口术后处理
详细内容

回肠造口术后处理

回肠造口术术后做如下处理:

1.导管应妥为固定,防止脱落,保持导管通畅。

2.术后胃肠减压,待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。

3.维持水电解质平衡:肠蠕动恢复后,小肠造口可排出大量肠液,易致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,此时应准确估算损失量,按补液原则补充。待12周后,肠管吸收增加,肠液排出量逐渐减少,粪便变稠,此时则较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

4.妥善保护造口周围皮肤,防止糜烂。因小肠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,较易侵蚀皮肤,造成糜烂,日久则形成溃疡。早期可用保护膜保护,或以医用胶在皮肤上涂布。皮肤如已糜烂,可以氧化化锌、甲紫糊膏保护。肠腔内置管将肠液引出,以减少其与皮肤的接触。严重的皮肤糜烂可用烤灯烘烤。

5.保持导管清洁,用于灌注营养的小肠造口,可于术后23d开始从导管内滴入葡萄糖液或混合奶。

6.每次灌注食物后应以清水冲洗管道,防止食物在导管内腐败,下一次灌注随食物进入肠道引起肠炎。

7.病情好转后,应及早关闭造口,避免长期丢失肠液,尤其是高位小肠造口。

关闭造口的时间一般在术后34周,此时病儿一般情况好转,营养情况改善,血红蛋白回升,水与电解质紊乱已经纠正,加之远端肠管通畅,腹腔内无感染,造口周围皮肤无严重糜烂时,即可行造口关闭术。


联系我们

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2号关南福星医药园7幢7层1-8

027-82302765(市场销售咨询)

steadlive@foxmail.com

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

关注公众号

在线客服
- 护理师小紫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技术支持: 微客界智能建站 | 管理登录
seo seo